大家好哇,我是花語時光。一晃眼,跟這些花花草草打交道都十幾年囉!講到蝴蝶蘭,哈,真是讓我又愛又恨。想當年,我可是連號稱「最好養」的蝴蝶蘭都能養到「歸西」的終結者(很丟臉但這是事實)。那盆號稱新手入門款的白色大花,在我悉心「關照」(其實是狂澆水)下,沒兩個月就爛根陣亡了,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對不起它。不過跌跌撞撞這些年,總算摸出點門道,家裏常年也能有幾株開得美美的蝴蝶蘭撐場面了。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,怎麼把這優雅的「蘭中皇后」請回家,並且讓它願意年復一年地為你綻放!
初識優雅身影:蝴蝶蘭的魅力核心
每次走進花市,目光總是被蝴蝶蘭攤位牢牢吸住。它們那種姿態,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,就是優雅到骨子裏去了。蝴蝶蘭形態特徵,最抓人眼球的絕對是那酷似蝴蝶飛舞的花朵。想像一下,三片萼片(就是花朵最外面那三瓣)像蝴蝶的翅膀一樣展開,中間兩片花瓣稍微小一點點,像蝴蝶的身體,而最特別的是那個唇瓣,形狀千奇百怪,像個小裙子一樣向下舒展,有的還帶點流蘇邊,簡直是設計師精心打造的藝術品!這蝴蝶蘭形態特徵實在是太獨特,讓人一眼難忘。
花色?那更不用說了!白的純潔、紫的神秘、粉的夢幻、黃的亮眼,條紋的、斑點的、漸層的… 只有你想不到,沒有育種家們搞不出來的。我家窗台那株帶點螢光粉的,陰天看都超級亮眼。而且,別看一朵朵花好像很柔弱,它們掛在枝頭的時間長得嚇人,開個兩三個月是基本盤,養護得當,半年也不稀奇,這份「長情」實在感人。
為什麼這麼多人迷蝴蝶蘭?對我來說,除了美,更是那種挑戰成功的滿足感。從一開始的「植物殺手」,到現在能讓它們年年復花,那份成就感,嗯,比打贏遊戲還爽!而且,它們不佔地方,一盆就能撐起整個空間的氣質,超適合我們這種蝸居都市的愛花人。
相關閱讀:蝴蝶蘭照顧全攻略:步驟解析、指南教學與注意事項一次掌握!
帶它回家第一步:挑選與落腳處
新手最常問我的就是:「花語時光啊,花市裏那麼多盆,到底怎麼選才不會踩雷?」這問題問得好!挑選健康的蝴蝶蘭,真的是成功的一半。踩過無數坑的我,總結了幾條「血淚法則」:
- 葉片要緊盯: 先看葉子!要選那種飽滿硬挺,帶有光澤的健康綠。墨綠、深綠都不錯,但絕對要避開那種軟趴趴、皺巴巴或者有黃斑、黑斑、曬傷痕跡(像燙傷一樣)的,這種通常元氣大傷。葉子邊緣如果發黃乾枯?別猶豫,放下它!(這種買回家多半是替別人清庫存)
- 根系是命脈: 透明的盆子這時候就大顯神威了!湊近點,仔細看裏面的根。健康的根應該是飽滿的,銀白色帶點綠頭(溼的時候綠,乾的時候銀白),摸起來硬硬的。看到那種乾癟得像枯草、顏色發深褐甚至發黑,或者軟爛黏糊糊的根?快逃!這盆麻煩大了,多半是爛根或者嚴重缺水,新手駕馭不了。蝴蝶蘭種植的基礎關鍵,就在根系健康。
- 花梗與花苞: 如果想馬上賞花,選花梗粗壯、花苞飽滿、排列整齊的。別貪圖開得密密麻麻的,這種常常是催花過度,開完就累趴下,復花遙遙無期。花梗如果細弱發黃,或者花苞看起來乾癟、有損傷,也別選。看看葉腋處有沒有新冒出的、嫩綠的小花梗芽點?有就賺到!表示它還有開花的潛力。
- 介質很重要: 輕輕搖晃一下盆子,或者小心摸一下介質(就是盆裏種植的材料)。感覺是蓬鬆的樹皮、水苔之類的?OK。如果感覺溼漉漉能擠出水,或者介質已經發黑發黴結塊,味道怪怪的… 這表示店家養護可能有問題,澆水過多或者環境不通風,這種環境出來的苗子,體質堪憂。
選好了健康寶寶,接下來就是給它找個舒服的家。蝴蝶蘭種植的第一步,環境是關鍵!蝴蝶蘭在野外是附生在樹幹上的,所以它們喜歡什麼環境?想想熱帶雨林的高樹上!
- 光照:明亮的散射光! 這是金科玉律。它們需要充足的光線才能進行光合作用、累積開花資本,但絕對!絕對!不能讓陽光直接曝曬,特別是夏天那毒辣的西曬。我家一盆心愛的小可愛,去年被我媽「好心」移到陽台「曬太陽」,結果一下午就曬成「葉片灼傷」的慘劇(嗚嗚)。最好的位置是靠近東邊或北邊的窗戶邊(南邊、西邊需用窗簾過濾強光),或者放在有遮陰的明亮陽台(50%-70%遮光網效果最佳)。光線夠不夠?有個簡單判斷法:葉片是健康的綠色(帶點黃綠是光線較足,深綠是偏弱),並且植株看起來很精神。如果葉片變得細長徒長、顏色深綠無光澤,那就是光線嚴重不足,很難開花了。
- 溫度:溫暖怕凍! 它們是熱帶的孩子呀!最舒服的生長溫度大約在 攝氏 20-30 度之間。冬天要特別小心,台灣的寒流對它們是致命傷!溫度如果長時間低於攝氏 15 度,生長就會停滯;低於攝氏 10 度,葉片和根系都可能凍傷,甚至整株死亡。所以,蝴蝶蘭季節管理上,冬天保暖是重中之重!寒流來時,趕緊把它們從窗邊移開(窗邊夜晚溫度最低),或者罩上透明塑膠袋保溫(記得戳幾個洞透氣),千萬別讓它們吹到冷風。夏天太熱(超過攝氏 32 度)時,則要注意加強通風降溫。
- 通風:關鍵中的關鍵! 很多新手都敗在這點上!蝴蝶蘭喜歡空氣流通的環境。悶熱不通風,是病蟲害(尤其是各種黴菌、軟腐病)滋生的溫牀,也是爛根的最大幫兇!所以擺放的位置,一定要有自然的空氣流動,但絕對不是讓電風扇或冷氣出風口直接對着它猛吹!那會讓葉片水分急速散失,變成脫水菜乾。陽台、窗邊自然有微風流動的地方最理想。室內養護,記得經常開窗換氣。

日常呵護密碼:澆水、肥料與換盆
好啦,寶貝蝴蝶蘭安頓好了,接下來就是日常的蝴蝶蘭照顧了。這部分學問最大,也最容易出錯。讓我用血淚史告訴你怎麼避坑!
澆水:寧乾勿溼!殺手鐧!
- 核心原則:等根變銀白再澆透! 這是蝴蝶蘭澆水的終極心法!別看它葉子綠綠的,就覺得它渴了。請記住它們是氣生根!需要呼吸!看看透明盆裏的根,當大部分根呈現 銀白色(特別是盆壁內側的根),而且掂量盆子感覺很輕時,才表示該澆水了。千萬不要「按時」澆水(例如一週一次),也別看到表面水苔幹了就澆(水苔表面乾得很快,但裏面可能還很溼)。那種「愛心氾濫」天天澆一點點的行爲,更是爛根的根源!
- 澆水方法:泡澡法最佳! 我的最愛!準備一個比花盆大的容器,裝入室溫的清水(冬天可用微溫水,但別太熱)。把整個透明盆(連盆帶介質和植株)放進去浸泡。水位大約到盆高的 1/3 到 1/2 就好,千萬別淹過盆沿!讓它泡個 10-20 分鐘(視介質乾燥程度和材質而定,樹皮幹得快吸水慢,時間長點;水苔吸水快,時間短點)。你會看到那些銀白色的根慢慢吸水變成 翠綠色,變得飽滿。這時就可以拿出來,瀝乾多餘的水分(非常重要!),直到不再滴水,再放回裝飾盆或盤子裏。
- 水質有講究: 自來水不是不行,但最好先放個一兩天讓氯氣揮發掉。如果能用雨水、逆滲透水或山泉水當然更理想。水溫要接近室溫,別用冰水或熱水刺激它。
- 季節調整: 蝴蝶蘭季節變化直接影響澆水頻率!夏天溫度高、蒸發快,澆水頻率自然增加(可能一週泡一次甚至更勤)。冬天是休眠或生長緩慢期,加上溫度低蒸發慢,有時 兩三週 甚至更久才需要澆一次!千萬別手癢!判斷標準永遠是根系的顏色和盆子的重量感。
施肥:薄肥勤施,開花才有勁!
很多人以為蝴蝶蘭靠空氣就能活?錯!要長壯、要開花,養分不可少。特別是蝴蝶蘭種植多年後,介質裏的養分早就被吸光了。
- 肥料選擇: 選用專門的「蘭花肥料」(氮磷鉀比例均衡,如 20-20-20,或開花期專用的高磷鉀肥,如 10-30-20),或者「觀葉植物液肥」也可以(氮含量稍高點)。避免亂用雜牌或有機肥(濃度難控易燒根,味道也招蟲)。
- 施肥頻率與濃度: 核心口訣:「薄肥勤施」!千萬別貪心!按照肥料包裝說明上的 「觀葉植物」濃度(通常是建議濃度的 1/4 到 1/2)來稀釋就對了。我習慣在每次澆水時(用泡澡法的話,就把稀釋好的肥水當泡澡水用),或者在澆透水後植株吸飽水時施液肥(沿盆邊澆,別淋到葉心)。
- 施肥時機: 生長季節(通常是春天回暖後到初秋,溫度適宜時)可以 每1-2週 施一次。當新葉片展開、新根長出或花梗抽出時,表示它正努力生長,需要養分支持。冬天低溫期或 開花盛期(花全開了),生長幾乎停滯,就應該 停止施肥!讓它休息,避免肥傷。
- 關鍵: 施肥前,務必確保介質是溼潤的(乾燥的根接觸濃肥液會被灼傷)。施肥後的第二天,最好再用清水澆灌一次(所謂的「回水」),沖掉殘留的鹽分。
換盆與介質:給根系一個新家
養了一兩年,或者買回來發現介質已經老化(變黑變粉、發黴、嚴重板結不透氣),根系爆盆長出盆外很多時,就需要換盆了。這也是蝴蝶蘭繁殖前整理母株的重要步驟。最佳換盆時間是 春天,天氣回暖,新根正要萌發時。記得避開花期和太冷太熱的時候進行。
- 介質選擇: 蝴蝶蘭的根需要超好的通氣性!常見的介質組合:
- 水苔(水草): 保水性好,適合乾燥環境或勤奮「忘記」澆水的人(但新手還是容易悶根)。使用前要充分吸水擰乾(溼潤但不滴水狀態)。
- 樹皮塊(松樹皮、杉樹皮): 透氣性極佳!最推薦新手使用(不易爛根)。尺寸選中小顆粒混合(約 1-2 公分直徑)。使用前最好浸泡幾小時充分吸水。
- 混合介質: 樹皮塊(70%)+ 少量水苔(20%)+ 木炭塊/珍珠岩/發泡煉石(10%)增強透氣排水。這是比較保險的組合。
- 不建議: 直接用泥土!會悶死根!
- 換盆步驟:
- 脫盆: 小心將植株從舊盆取出。如果根系緊貼盆壁,可以輕輕擠壓盆壁幫助脫離,或用消毒過的剪刀剪開軟盆。
- 清理舊介質: 輕輕抖掉、剝掉包裹住根系的舊介質。切忌硬扯傷根!遇到糾纏很緊的水苔,可以浸泡一會再慢慢清理。
- 修剪根系: 這步超重要!仔細檢查每一條根。剪掉所有 發黑、乾癟、軟爛(一捏就出水)、空根(只剩皮) 的壞根!只留下飽滿、硬實的健康根(不論顏色是白、綠、黃,健康硬實就好)。剪刀務必用酒精或火烤消毒!
- 消毒(可選): 如果根系有輕微腐爛或懷疑有病菌,修剪後可以在傷口處塗抹 肉桂粉(天然殺菌劑)或稀釋過的 殺菌劑(如氫氧化銅)。
- 準備新盆: 新盆不要太大,比原來的根系團大一圈(約大 1-2 公分直徑)就好。盆太大,介質幹得慢,容易爛根。透明塑料盆(有孔) 是最好的選擇,方便觀察根系狀態。如果要用裝飾盆,務必確保底部有空隙或放置隔水層。
- 上盆: 先在盆底墊一層大塊的樹皮或發泡煉石幫助排水。一手扶住植株,讓它位於盆中央(最好讓根的中心點對齊盆沿高度)。另一手將新的介質(水苔或樹皮)小心地、均勻地填塞到根系周圍的縫隙中。不要用力壓實! 輕輕晃動盆子或者用筷子輕輕戳,讓介質自然填實縫隙即可。關鍵是讓根系能接觸到空氣流通!植株要種穩固,不會搖晃。
- 後續處理: 換盆後,放在陰涼通風處 緩苗 1-2 週。這期間 不要澆水!不要施肥!(健康根系會適應環境,傷口癒合)。如果天氣乾燥,可以噴點水霧在葉片表面增加溼度(別噴進葉心!)。緩苗期過後,看到新根開始生長或有新葉片動靜了,再恢復正常的澆水和光照管理。

生命的律動:季節與開花的秘密
養蝴蝶蘭最大的樂趣,莫過於看到它抽出花梗,綻放美麗的花朵。但要讓它年年開花,就得順應它的生理時鐘 — 蝴蝶蘭季節變化。
- 春天(回暖期): 關鍵詞 — 甦醒!隨著氣溫逐漸回升(穩定的攝氏 20 度以上),蝴蝶蘭從冬眠中醒來。這時你會發現:
- 新葉片開始萌動生長(從植株中心長出)。
- 新根也開始從莖基部或老根頂端長出來(白白嫩嫩的水晶頭超可愛!)。
- 這是施肥的好時機(薄肥勤施),也是檢查植株狀態、考慮換盆的最佳季節。
- 蝴蝶蘭照顧重點:逐漸增加光照(避開正午強光),恢復規律澆水(根變銀白就澆),開始施肥。
- 夏天(生長旺季): 關鍵詞 — 養分累積!溫度夠高(但要避免持續酷熱),光照充足(散射光),蝴蝶蘭會全力生長。
- 新葉片迅速長大定型。
- 根系也會大量生長。
- 此時主要的任務是讓植株長得強壯(葉片多、根系旺),為秋冬開花儲備充足的能量。
- 蝴蝶蘭照顧重點:注意通風降溫(必要時開電扇但別直吹),水分需求大增(根據根系狀態及時澆透),規律施肥(均衡肥或稍高氮肥)。蝴蝶蘭種植壯不壯,就看夏天養得夠不夠好!
- 秋天(催花期): 關鍵詞 — 溫差刺激!這是能否開花的關鍵季節!
- 當 夜間溫度 開始降至 攝氏 18-20 度左右,並與白天有 攝氏 8-10 度左右的溫差 持續一段時間(大約 4-6 週),就會刺激成熟健康的植株從葉腋間分化出 花芽(初期像個小綠點)。
- 看到花芽冒出頭,就可以開始施用 高磷鉀(促進開花)的肥料。
- 蝴蝶蘭照顧重點:保證充足柔和的散射光(花芽形成需要光照),維持適當溫差(可將植株放在夜間溫度較涼爽但不會太冷的位置,如窗邊但不吹冷風),澆水頻率隨溫度下降而減少(看根!),施肥轉為高磷鉀。這個季節的溫差管理,是蝴蝶蘭種植能否見花的關鍵!如果環境溫度一直很恆定(如強力空調房),缺乏溫差,蝴蝶蘭就可能只長葉不開花。
- 冬天(開花期 & 休眠期): 關鍵詞 — 賞花 & 休養!
- 花梗會快速抽長,花苞逐漸發育、膨大。當花梗長到一定高度,可用支架固定(別太早固定,讓它自然生長彎曲更美),避免折斷。
- 溫度低時,開花速度會變慢,花期反而更持久。
- 開花期間,植株養分大量消耗於花朵,幾乎停止生長。
- 蝴蝶蘭照顧重點:放在家中明亮溫暖處賞花(避開冷風口和暖氣出風口),花期 嚴格控水(等根銀白很久再澆一點點,保持微微溼潤即可,避免爛根),停止施肥!重中之重是 防寒流!確保環境溫度不低於攝氏 15 度(短暫低溫勉強可,長時間不行)。
- 花後處理: 花謝後,別急着剪花梗!有兩種處理:
- 剪除: 從花梗基部(靠近莖部) 約 1-2 公分處 剪掉。適合植株本身較弱,或者希望它好好休養生息,養壯下次再開的。
- 留梗: 如果花梗本身還是綠的、飽滿的,可以只剪掉凋謝的部分(從花梗上第一個苞片痕跡上方約 1 公分處剪)。有些品種(如多花型或特定品系)有可能從花梗上 再分枝開花(所謂的「續花性」)。我的經驗是,這比較耗費植株養分,復花週期會拉長,且花通常不如第一波大朵。新手建議剪除比較保險。
蝴蝶蘭季節的輪迴,就是它展現生命力的過程。順應它,理解它,就能收穫回報。

生生不息:繁衍後代之道
看到自己養的蝴蝶蘭長得健康茁壯,是不是很想試試自己繁殖,擁有更多?蝴蝶蘭繁殖主要有兩種方法適合家庭操作:花梗苗和高芽繁殖。組培(實驗室無菌播種)難度高,這裏就不討論了。
-
花梗苗繁殖:
- 時機: 花朵凋謝後,花梗還保持綠色、飽滿時。
- 刺激: 將花梗上殘留的「苞片」(包裹花芽的小葉子)小心剝掉一些,露出花梗節點上的「芽點」(一個個小凸點)。再用乾淨消毒過的刀片,在芽點上方淺淺地劃幾刀(或用牙籤沾一點點 細胞分裂素(如蘭花催芽膏)塗抹在芽點上。這是模仿環境逆境刺激它長苗而非開花。
- 等待與養護: 將植株放在明亮溫暖處正常照顧。運氣好(或技術到位)的話,幾周到幾個月後,被刺激的芽點會隆起,長出小葉子和氣根,形成 花梗苗(高芽)。
- 分離定植: 當小苗長出 2-3片葉子 和 2-3條根(長度約3-5公分),就可以小心切下來獨立種植了。用消毒剪刀連同花梗的一小段(約1公分)一起切下。小苗用 細顆粒水苔 種在小盆裏(2吋盆內徑),保持高溼度(可罩透明杯或保鮮膜保溼但不密封),放在明亮無直射光處,耐心養護,大約一年半到兩年後才有可能開花。這是比較慢但有成就感的蝴蝶蘭繁殖方式。
-
高芽(側芽)繁殖:
- 自然發生: 有時植株在莖基部或葉腋處會自然長出側芽(高芽)。
- 刺激: 有時植株頂部受損(如折斷、凍傷),養分會回流刺激基部長出高芽。
- 分離定植: 等待高芽長出 3片以上葉子 和 3條以上強壯的根(長度5公分以上)。分離方法同花梗苗。這種方式長出來的小苗,通常比花梗苗生長更快些,因為它直接從母株吸收養分。
表:蝴蝶蘭季節管理重點快速查詢表(花語時光私家整理)
季節 | 核心狀態 | 光線需求 | 澆水原則 | 施肥策略 | 溫度管理重點 | 園丁任務 |
春季 | 甦醒生長期 | 逐漸增加散射光 | 恢復規律,根銀白澆透 | 恢復!薄肥勤施(均衡) | 保持穩定溫暖 (>18°C) | 檢查植株、換盆最佳時機 |
夏季 | 旺盛生長期 | 充足散射光,避強光 | 需求高!及時澆透防乾 | 規律!薄肥勤施(均衡/稍高氮) | 防持續酷熱 (>32°C需降溫) | 重點養葉養根,通風降溫 |
秋季 | 分化催花期 | 充足柔和散射光 | 漸減少,等根銀白久一點再澆 | 轉換!薄肥勤施(高磷鉀) | 製造溫差!夜涼 (18-20°C) 晝暖 | 觀察花芽,溫差管理最重要! |
冬季 | 開花期/休眠期 | 明亮處賞花 | 嚴格控水!根銀白很久才微溼 | 停止! | 防寒流!保溫 (>15°C) | 賞花、嚴格控水、防寒、花後修剪 |
(花語時光小叮嚀:這張表是我根據台灣氣候和多年經驗濃縮的重點,實際操作還是要緊盯你家那盆的狀態哦!特別是澆水,千萬別死背天數!)
花語時光 Q&A:那些年我踩過的坑,你別踩!
養蘭路上,問題總是一籮筐。別擔心,花語時光在這裏,用親身教訓(血淚史)來解答!
Q1: 到底怎麼挑選健康的蝴蝶蘭?(前面提過,這裏精煉重點)
- 葉片: 飽滿硬挺!深綠或墨綠帶光澤!避開軟皺、黃斑、黑斑、曬傷痕跡。
- 根系(關鍵!): 透明盆看根!飽滿硬實,銀白帶綠頭(溼時綠)。避開乾癟枯草狀、深褐/發黑、軟爛黏糊狀。
- 花梗花苞: 粗壯翠綠!花苞飽滿無損。別貪大爆開花株。找找葉腋處的小綠芽點(潛力股)。
- 介質與盆底: 輕輕搖晃/觸摸。蓬鬆樹皮/水苔?OK。溼漉漉、發黑發黴結塊?快逃!盆底根發黑?大忌!
- 花語經驗談: 寧願挑一盆葉片厚實、根系發達但還沒開花的,也不要貪圖盛開卻軟腳虛弱的!健康是復花的根本!有一次貪便宜買了盆特價的大花株,結果根系爛了大半,救了好幾個月才緩過來,根本不划算!
Q2: 為什麼我的蝴蝶蘭只長葉不開花?養了好幾年像盆草! 這個問題問到我心坎裏了!(摔過無數次跤的血淚教訓)原因通常出在這幾個環節:
- 年紀太小或還沒成熟: 實生苗(種子種出來的)或者剛分株的小苗,通常要養 3-5年 以上,達到足夠的成熟度(葉片通常 4片以上,植株健壯)才會開花。「揠苗助長」心態要不得。買開花株時,可以留意一下是幾寸盆,3.5寸以上開花株通常已有一定成熟度。
- 光照嚴重不足: 這是頭號原因!蝴蝶蘭需要 足夠明亮的散射光 來製造養分。長期放在陰暗的客廳角落、玄關、衛生間?它能活着就不錯了,開花別想!把它移到靠東邊/北邊窗邊明亮處,你會發現新世界。
- 缺乏開花所需的溫差刺激: 秋天沒有 持續數週的日夜溫差(夜溫 攝氏 18-20度,晝溫比夜溫高 攝氏 8-10度),花芽分化就難以啟動。冬天家裏暖氣開太足,溫度恆定溫暖?也會錯失開花訊號。試着在秋天把它放在夜間溫度自然下降的窗邊(但避開冷風直吹)。
- 氮肥過多,催葉不催花: 長期只施高氮肥(觀葉肥),或者施肥過濃過勤,會讓植株一個勁長葉子(所謂『虛胖』),抑制花芽形成。秋天記得換成 高磷鉀肥(開花肥)!
- 根系問題影響整體健康: 爛根、介質老化不透氣、缺水導致根系乾癟… 植株本身處於亞健康甚至病態,保命都困難,哪有力氣開花?優先解決根系問題。
- 植株不夠健壯: 葉片少、薄、發黃,植株整體弱小。養分積累不足,自然無法支撐開花。好好養葉養根,耐心等待它長壯。
- 花語踩坑實錄: 我有一盆養在公司會議室的蝴蝶蘭,空調恆溫恆溼,光線永遠是日光燈,結果整整三年,葉子長得油亮亮,就是死都不開花!後來搬回家窗邊,經歷了一個秋天自然溫差,隔年春天就乖乖抽梗了!溫差!溫差!溫差!(重要事情說三遍)這是蝴蝶蘭季節轉換中最關鍵的開花密碼之一。
Q3: 糟了!蝴蝶蘭爛根了怎麼辦?急救指南! 爛根是新手(其實老手偶爾也會)最常遇到的噩夢!別慌,按步驟來救救看:
- 脫盆檢視: 小心取出植株,抖掉所有舊介質。 仔細檢查每一條根!
- 狠心修剪: 用 消毒過 的剪刀(酒精棉片擦拭或火烤一下),徹底剪除所有 發黑、深褐、軟爛(一捏就出泥水)、乾癟空根 的壞根!只留下 堅硬、飽滿 的根(不論顏色,健康硬實就好)。
- 消毒殺菌(重要!): 修剪後,將根部浸泡在 稀釋的殺菌劑溶液(如百菌清、氫氧化銅,按說明書濃度)中 15-30分鐘。或者,在傷口處(切口和靠近基部的地方)塗抹厚厚一層肉桂粉(便宜有效的天然殺菌劑)。
- 陰乾傷口: 將處理好的植株 倒掛 或放在 陰涼通風處,讓所有切口 完全乾燥(至少 晾乾 1-3 天,視天氣溼度而定)。這步是關鍵,沒乾透上盆很容易二次爛掉!
- 重新上盆:
- 小盆! 選一個比修剪後根系團 只大一點點 的透明塑料盆(如2吋或2.5吋盆)。
- 透氣介質! 強烈推薦 純中小顆粒樹皮塊(透氣性最佳),或者 少量水苔包裹根部(但一定要擰到很乾,溼潤不滴水狀態)。
- 淺種! 把植株放在盆中央,根系舒展開(如果還有少量根的話),輕輕填入介質 不要壓實!植株基部(莖)要稍微 露出來一點點,千萬別埋深了!
- 後續養護(關鍵恢復期):
- 保溼不通風: 放在 溫暖、明亮無直射光、高溼度 的環境。可以用透明塑料袋(戳幾個洞透氣)或透明杯罩住整個植株和盆口保溼,製造一個小型溫室。
- 嚴格控水: 至少 1-2 週內絕對不要澆水! 保持介質 微潮(水苔的話,上盆前溼潤度就夠了;樹皮的話,可以在上盆後用噴壺極少量噴溼樹皮表面一點點點)。等看到有新根點(小白頭)明顯長出來(通常需要幾周到一兩個月),才能 非常小心地 開始恢復澆水(初期只用噴霧微微潤溼新根區域和新介質)。
- 不施肥: 絕對不能施肥!直到新葉片明顯生長。
- 耐心等待: 恢復元氣需要時間,可能長達數月。只要莖部還是硬的、綠的,就有希望!別放棄!我曾救回一棵爛到只剩兩條根和一兩片葉子的蝴蝶蘭,現在活得好好的,只是復花還需要時間。